商務部6月5日決定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受該消息影響,5日A股葡萄酒板塊表現活躍,至收盤時,張裕A漲停,中葡股份漲停,莫高股份上漲8.07%,通葡股份上漲6.18%。
“雙反”調查終啟動
商務部5日表示,已收到國內葡萄酒產業遞交的申請,指控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我國葡萄酒產業造成沖擊,要求商務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對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一直持審慎態度。我們注意到近年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數量確有較快速度的增長,對于此次國內葡萄酒產業提出的申請,商務部將依法嚴格進行調查。
去年8月份,中國酒業協會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當時表示,近年來幾乎所有中國葡萄酒企業都強烈感受到了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沖擊,經營狀況、經營業績和市場份額下滑嚴重。
據悉,歐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產區,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9%,多年來葡萄酒生產一直過剩,而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近年則顯現出巨大潛力,其向中國大量低價傾銷,搶占市場的意圖非常明顯。中酒協搜集的證據表明,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補貼,這些補貼使國內葡萄酒在同歐盟進口葡萄酒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最近幾年國內市場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數據顯示,我國自歐盟進口葡萄酒2008年的0.36億升上升至2011年的1.69億升,年均增幅達67.71%;歐盟所占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也由2008年的約4.94%攀升至2011年的14.32%。而且,該比例還在繼續上升。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累計進口葡萄酒7931.5萬升,同比增加23.7%;價值4.4億美元,增長10.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升5.6美元,下跌10.5%。進口葡萄酒中近6成來自歐盟,今年前兩個月,自歐盟進口葡萄酒4652.5萬升,增加15.1%,占同期葡萄酒進口總量的58.7%。
業界指出,近兩年受經濟低迷及消費者消費觀念趨于理性影響,國內市場中進口葡萄酒的消費結構有所轉變,以往多占據中高端市場的進口酒迅速進入中低端市場,給國產葡萄酒原有的價格優勢帶來威脅。
盡管當前進口葡萄酒市場占比為30%左右,但比重還在快速上升,且對國產葡萄酒的沖擊已經顯現出來。去年包括王朝酒業在內的多家國產葡萄酒生產企業陷入虧損境地,張裕和長城盡管實現盈利,但業績也出現大幅下降,這其中,進口酒低價涌入導致競爭加劇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