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交易所日前發布的消息,中國制造業高附加值化對韓國制造業造成巨大沖擊,大有左右韓國經濟版圖之勢。直接與中國企業抗衡的業種企業總市值與排名齊齊下降,而借中國經濟發展東風、或是不在與中國競爭風口浪尖的企業穩中有升,使得韓國財經界富豪排行榜也發生了變化.
交易所數據顯示,以今年初與本月14日的總市值為基準,國內20大業種在此期間總市值增長10%以上的有10種。總市值增加10%以上的企業有7家,其中除LG電子外其余均未與中國企業直接競爭,或是進軍中國市場效益可觀。其他“笑傲”市價總值排行榜的企業還有SK海力士、韓國電力、SK電信、三星火災海上保險、KT&G(煙草)、愛茉莉太平洋(化妝品)。
SK海力士主營的儲存芯片是目前中國企業還未能涉足的業種。SK海力士總市值顯著增加,排名也由第5升至第3。SK電信雖然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內需企業之一,但得益于占有海力士20.6%的股份,總市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增幅達12.2%。得益于高速成長的中國內需市場,愛茉莉太平洋的總市值增加兩倍多,排名從第45位躍升至第19位,在股票市場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韓國電力、三星火災、KT&G都是立足于韓國內需市場的企業。而LG電子通過擴大智能手機G3的宣傳等,不僅擺脫了赤字,還提升了股價。
而另一方面,總市值下降10%以上的公司或是受到中國企業的強勢沖擊,或是在中國市場接連潰敗。其中,現代重工業市值下挫42.4%,樂天購物下降11.1%,SK創新(SK Innovation)下滑28.3%。樂天購物的總市值由年初的第18位下滑至當前的第25位,SK創新則由第16位降至第30位,雙雙跌至20強以外。
中國過去兩年一直雄踞全球造船業。船舶接單量、建造量、手持訂單量這三大指標在世界市場都穩居第一,力壓韓國。處于危機漩渦中的現代重工業在今年第二季度營業額損失達到歷史最大規模,共計1.103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85億元)。因此現代重工業當前的股價與今年初相比打了對折,總市值排名也從第13位急速下滑至第24位。
為占領當地內需市場,樂天購物積極進軍中國,大量開設百貨商店和超市。然而面臨中國流通企業在線上、線下的激烈競爭,樂天購物海外部門今年第二季度也出現了240億韓元的赤字。至于SK創新,雖然業績欠佳主要原因是韓元走強和石油制品的煉油利潤收窄,但大部分韓國企業在化工領域的業績并不理想與“中國沖擊”有關系。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與“小米”對決也受到“中國沖擊”影響。“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高居第一,受此影響,三星電子今年上半年的總市值縮水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