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經濟蓬勃發展的熱土上,又一家行業標桿企業迎來高光時刻。8月8日,深耕差別化滌綸短纖維領域的領軍者——揚州天富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富龍”)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不僅標志著天富龍發展邁入全新紀元,更彰顯了資本市場對綠色循環經濟與高端紡織材料產業的高度認可與信心注入。
差異化布局,鑄就行業標桿
天富龍以差別化滌綸短纖維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憑借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公司產品布局由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拓展至差別化復合纖維及聚酯新材料,覆蓋以“人”為核心的商務、出行、家居、健康護理、衣著等場景。
關于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公司掌握了色母粒研制、原液著色、雙螺桿熔融紡絲、聚合增粘的核心技術;關于差別化復合纖維,公司掌握了聚酯配方及紡絲加工的核心技術。
天富龍還專注于滿足細分領域的差別化需求,能有效應對行業產能過剩、成本壓力等問題,同時還能搶占高附加值市場、推動低碳可持續發展。
相較于大型石化企業的普通原生滌綸短纖維,天富龍以低熔點短纖維、聚烯烴復合短纖維、熱熔長絲等差別化復合纖維為主要產品,目前公司已經形成180℃低熔點短纖維和高彈性低熔點短纖維的完整工藝包,200℃低熔點短纖維和高玻璃化溫度低熔點短纖維的配方及工藝完成中試,逐步建立110-200℃低熔點短纖維系列產品,滿足不同領域熔融粘合需求。
相較于其他再生滌綸短纖維企業,天富龍以汽車內飾等應用領域為主,產品具有優良的收縮率、均勻的染色性、細膩柔軟的手感,同時產品具有耐磨、阻燃等特性,滿足汽車內飾裝飾需求的同時,也有效提高產品功能性。
目前,公司已成為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細分行業的領先企業,差別化復合纖維產品種類豐富,年產能為61.24萬噸。按照原料類型區分,在原生滌綸短纖維領域,公司產量位列行業第九名;在再生滌綸短纖維領域,公司產量位列行業第二名。
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21-2023年,天富龍汽車內飾用有色滌綸短纖維和低熔點短纖維的銷量在國內市場排名蟬聯第一。
差異化布局不僅豐富了天富龍的產品庫,還助力公司能夠充分滿足不同領域客戶的定制化產品需求,同時憑借著產品卓越的穩定性、功能性及環保特性,公司贏得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品牌客戶的長期信賴與合作。
在汽車內飾領域,主要客戶有中聯地毯、拓普集團、坤泰股份等頭部企業;在家用紡織和建筑工程領域,主要客戶有怡欣家居、佰家麗等;在鋪地材料領域,主要客戶有合力地毯等;在健康護理領域,主要客戶有北京大源等;在過濾材料領域,主要客戶有億茂環境、利韜濾材等。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業績增長可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7,578.51萬元、333,632.78萬元和384,140.14萬元;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3,849.95萬元、42,006.40萬元和45,093.92萬元,復合增長率15.42%。
創新鑄基石,引領綠色智造
滌綸纖維作為現代紡織業的基石材料,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原生滌綸纖維的生產需要消化石化資源,且在染色過程中耗水量巨大、污染嚴重。目前全球產業鏈以綠色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相關產業鏈均在尋求技術突破,推動再生滌綸纖維對原生滌綸纖維的替代。
天富龍深耕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領域多年,秉持“綠色經濟”和“低碳循環”的發展理念,公司核心產品--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主打“綠色低碳”,差別化復合纖維主打“環保功能”,兩種產品在諸多領域形成配套應用、功能互補,為下游應用領域的綠色發展及消費者健康提供產業支持。
據招股書,天富龍再生有色滌綸短纖維產品覆蓋潘通色卡中所有色號,能夠滿足客戶的一站式采購需求。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綠色生產及綠色技術研發,各生產主體均取得GRS認證,公司被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評為“化纖行業‘十三五’綠色發展示范企業”、“綠色先進單位”,被工信部列入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
堅持綠色發展的同時,天富龍一直以科技創新為發展路徑,始終注重研發投入,形成了集材料研究、產品開發、工藝設計、設備改進、顏色豐富于一體的研發創新體系。2022至2024年,天富龍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9,326.40萬元、11,734.03萬元和13,619.5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3.62%、3.52%和3.55%。
通過不斷改善技術環境和科研條件,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天富龍先后通過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截至2024年,天富龍擁有153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3項。此外,公司還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如《循環再利用聚酯(PET)纖維鑒別方法》、《再生滌綸短纖維》等,成為行業工藝技術制定者。
本次IPO,天富龍擬募集資金79,000.00萬元,用于年產17萬噸低熔點聚酯纖維、1萬噸高彈力低熔點纖維項目,以及再生短纖、低熔點纖維雙研發中心建設。在擴產的同時,重點圍繞化學法再生聚酯工業化生產、廢舊紡織品再生技術開發、再生滌綸短纖維綠色化生產、再生滌綸短纖維(功能型)新產品開發四大方向,構建行業技術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