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鳥瞰圖
本次評選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開展,面向本市具備智能制造能力的企業,重點考察企業在關鍵技術裝備安全性、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儲備、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核心維度的綜合水平,評選旨在遴選具有示范意義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進一步完善北京市智能工廠梯度培育體系。
這一榮譽不僅是行業對海博思創在智能制造領域領先實力的高度認可,更彰顯了公司在推動新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桿示范價值。
硬核實力,AI驅動“數字工廠”
智能工廠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區,以“人工智能+儲能”為核心,深度融合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打造了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體系,實現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賦能。
工廠建立了完善的設備與建筑數字化3D模型,將生產制造、物流倉儲、運營管理等多個子系統數據深度打通、有機融合,形成了物理工廠與數字孿生體實時交互、協同運行的新型制造模式。
數字賦能,構建智能制造新生態
智能工廠的全鏈條建設中,各環節均展現出顯著的智能化水平及技術先進性。在研發設計環節,工廠搭建起基于多物理場耦合的數字化設計平臺,深度集成國際領先的仿真軟件,實現了產品性能的虛擬驗證與優化;在產品生產制造環節,工廠建立了數字孿生工廠虛擬生產過程,實現設備運動狀態模擬、物料運動狀態模擬等,將生產質量、設備狀態、能源消耗、溫度控制、性能預測、預警報警等生產過程較為關注的信息,通過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手段,集中顯示在綜合管控及生產管控面板上,實現了生產管控的可視化、透明化、高效化。
智能工廠建設突破了傳統制造企業的運營范式,構建了“產品+服務+數據”的新型智能制造生態。工廠已從單一的產品制造商,蛻變為數智化驅動的服務型制造標桿。智能工廠的創新性突破在于建立了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為每顆電芯賦予唯一的數字身份編碼,通過物聯網技術,全程采集從產品設計到交付的全流程數據,在運維階段,依托海量數據,可以為客戶提供健康狀態監測、輔助運維方案決策等預測性維護、能效優化的增值服務,持續創造增值價值。
提質增效,推動儲能高質量發展
智能工廠建立了覆蓋全價值鏈的碳足跡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優化生產工藝,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單位產品碳排放較行業平均水平顯著下降。智能工廠新設計的儲能產品自帶能量回收功能,在運行過程中可實現能源高效利用,這一貫穿全流程的綠色制造模式,曾獲“北京市綠色工廠”認證,成為行業綠色生產的典范。
以北京智能工廠作為標桿母版,海博思創已將成熟的智能制造模式推廣至珠海、酒泉、大同等地,布局打造集“智能產線、智能倉儲、智能物流”于一體的智能制造基地,實現全國智能生產基地的集成聯動與協同高效運轉。
作為區域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示范基地,北京智能工廠每年接待超過300批次的考察學習,不僅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更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發揮著強有力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行業標準建設領域,海博思創積極參與智能制造相關標準制定,憑借在儲能領域豐富的技術與實踐經驗,牽頭或參與制定了多項行業標準,涵蓋儲能系統集成、智能運維、安全標準等方面,推動行業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同時,海博思創依托這些標準開展智能工廠建設,確保從規劃設計到生產運營的每個環節都達到行業較高水準,為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筑牢根基。
海博思創智能工廠的成功實踐,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生產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更通過技術輸出、標準制定等方式,推動整個產業鏈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這種創新模式將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國智能制造戰略貢獻儲能行業的解決方案。
(文中圖片由海博思創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