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綜合型氣體公司和遠氣體(股票代碼:002971)實控人全額認購5.92億元定增股份再融資方案提交注冊,此舉不僅顯示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也為公司電子特氣業務拓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據和遠氣體介紹,本次定增方案于2025年2月獲受理,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和遠氣體當前業務發展重心為電子特種氣體和硅基功能性新材料,相關產品有利于促進下游行業減少對國外氣體巨頭的依賴,加速半導體關鍵材料國產替代進程,強化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的戰略部署。
資本結構優化與戰略轉型雙輪驅動,電子特氣布局全面深化
2020年上市以來,和遠氣體通過深入調研,明確戰略轉型方向,重點進軍電子特氣領域。公司采取在深耕工業氣體基礎上,逐步向電子特氣、功能性新材料拓展,現已形成電子特氣及電子化學品、硅基功能性新材料、大宗氣體、工業級化學品、尾氣回收、清潔能源六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深交所官網顯示,和遠氣體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方案已于2025年9月3日獲審通過,標志著該定增計劃取得實質性進展。此次定增獲公司實控人的全額認購,發行完成后,實控人楊濤、楊峰、楊勇發、馮杰的控制權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此外,公司的資金實力和資產規模將獲得有效提升,資產負債率預計將降至70%以內。
產能釋放與市場拓展齊頭并進,政策東風拓寬成長空間
近幾年以來,和遠氣體除了保持氧、氮、氬等大宗氣體的發展勢頭外,主要是利用宜昌、潛江化工園的資源(氟、硅、碳、氫、氯、硫等)、區位等優勢,以及公司在氣體合成、分離和提純方面的技術優勢,打造“電子特氣→電子化學品→功能性新材料”全產業鏈,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節能降耗、綠色低碳。
截止2025年上半年,潛江電子特氣產業園已實現高純氨、高純氫、高純一氧化碳等產品量產并穩產,電子級氯化氫、氯氣、羰基硫將在第三季度達到穩產,在第四季度開始進入半導體、面板企業認證。該產業園目前整體已進入穩產和增產階段,達產后年產值預計12-15億元(2025-2027年逐步釋放)。
宜昌電子特氣及功能性材料產業園建設同樣進展顯著:三氯氫硅、四氯化硅、電子級硅烷主產線已穩定運行,硅基功能性新材料(氨基、乙烯基等系列)、氟基電子特氣(三氟化氮、六氟化鎢)試生產順利,力爭2025年下半年實現穩產目標。該產業園一期達產后年產值預計25-40億元(2025-2028年逐步釋放)。
與此同時,在以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為核心的泛半導體產業鏈帶動下,我國電子特氣市場快速擴容,市場潛力巨大。
該公司介紹,和遠氣體采用多元化策略加速產品導入,積極拓展下游市場:2024年,光伏領域的高純氨產品已完成所有頭部企業認證。在半導體和面板領域,公司正在加速推進三氟化氮、六氟化鎢、電子級硅烷等產品的認證工作。2025年4月,公司與湖北興福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協議,共同投資成立湖北興遠芯氣體有限公司,旨在布局電子大宗氣體賽道,進一步拓展大型半導體客戶資源。此外,公司還積極布局新興領域,包括硅碳負極、低空經濟、機器人等產業氣體需求。
技術突破與專利布局,研發實力構筑核心壁壘
和遠氣體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加大投入,近五年(2020至2024年)研發投入逐年攀升,2024年研發費用突破5000萬元,達到2020年水平的2.6倍以上。
募集說明書顯示,和遠氣體現有研發人員160人,經過多年的外引內培,已建立起一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具有競爭力的復合型和開拓性技術研發人才隊伍。近年來,公司引進了一批本碩博高學歷人才,其中包含具有北京化工大學博士學位、多項電子半導體特種氣體專有技術及多年生產運營經驗的技術人才,以及氟、硅、氯、碳系列電子特氣、電子材料的專業工程師,為公司研發生產電子特氣產品及電子化學品提供技術支持。
2025年1月,和遠氣體取得“一種半導體用超高純氯化氫氣體的制備裝置及其工藝”發明專利,該技術以工業產品氣體為原料,采用高分子滲透膜、金屬陽離子交換樹脂、稀土金屬化合物脫水與高壓精餾的結合,可將組分中CO2雜質脫除至0.1ppm以下、金屬離子含量脫除至10ppt以下。
2025年4月,公司又取得“一種制備半導體用超純氨的裝置及工藝”發明專利,該技術可便捷高效地獲得超純氨,實現連續化節能生產,且無廢氣排放。
截至2025年8月末,和遠氣體獲得已授權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158項,參與編制10項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擁有7項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記證書,專利成果的轉化率保持在90%以上。
此外,和遠氣體還投資超1億元建設國際一流研發檢測中心(與美國PE合作),實現研發→生產→檢測全周期質量管理。
公司通過與高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與研發平臺大力進行相關技術研發,每年均有一定數量的研發項目,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