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板塊搶眼折射市場邏輯之變
8月的最后兩個交易日,寒武紀收盤價接連超過貴州茅臺,問鼎A股。A股市場第一高價股一度易主引起熱議。
雖然目前寒武紀股價有所回落,但第一高價股的短暫更替,讓我們得以窺見經濟增長動能、資本市場敘事主線、資金定價邏輯的多重深層變化。
經濟發展動能之變,創新驅動成效進一步彰顯。過去,在以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為主的發展模式下,白酒等傳統行業繁榮生長,資金更傾向于投資具有高現金流的傳統企業,貴州茅臺憑借穩健的盈利獲得青睞,長期占據第一高價股之位。隨著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加快,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尤其是今年以來,杭州“六小龍”大放異彩,深度求索點燃創新熱情,不僅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也給資本市場帶來豐富投資機會。以寒武紀為代表的新興科技企業吸引大量資金關注,走到了資本市場舞臺中央。
資本市場敘事主線之變,“科技敘事”邏輯越發鮮明。寒武紀股價超過貴州茅臺、工業富聯市值突破萬億元、電子行業市值創歷史新高……在剛剛結束的8月,A股市場科技板塊表現搶眼。再看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績單:新能源汽車行業凈利潤增長超30%,消費電子行業營收增長24.82%,全市場研發投入超8100億元、同比增長3.27%……在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增強對科技創新包容性、適應性的努力下,一批科創能力強、成長空間大、市場前景廣的優質科技企業被發現,資本市場已然成為護航科技創新行穩致遠的重要平臺。
資金投資偏好之變,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蔚然成風。從消費藍籌股到科技創新新貴,投資者“口味”在悄然生變,重新定義價值的內涵:不僅局限于當前盈利能力,還看重未來成長潛力,更加關注那些研發投入高、盈利滯后但市場前景廣、成長空間大的優質科技企業。自2020年上市,到今年上半年才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的寒武紀,就是憑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深耕,讓市場看到技術自主可控的未來,愿意為其成長潛能支付更高溢價,陪伴其創新長跑。中國資產尤其是優質科技資產正迎來資金的重新考量、迎來價值重估。
三重變化疊加共振,影響深遠。對于科技企業而言,科技引領估值的風潮下,資金更精準、更高效地涌向創新創造,能夠聚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快速發展壯大;對于產業發展而言,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雙向奔赴,資金鏈、創新鏈、產業鏈暢通對接,能夠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脫穎而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寒武紀等一批科技新星的出現,與貴州茅臺等傳統“壓艙石”攜手,形成多層次、高質量的上市公司群體,能夠極大增強市場吸引力、競爭力。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加速迭代,諸多領域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國際競爭格局正面臨重塑。在此背景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培育壯大一批優質硬科技上市公司,以強大的新動能、新優勢,搶占全球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既是必要,也是必然,值得期待。
(責編:楊曦、陳鍵)
(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