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不僅會削弱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損害消費者權益,更會對行業整體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威脅國家財政收入的健康與穩定,進而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障礙。
為促進公平競爭,給不正當競爭行為畫出“紅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于10月15日施行。實際上,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遏制低價無序競爭,引導各行業高質量發展。
多個行業也應聲而動,新能源汽車、光伏、水泥、快遞等新興和傳統行業協會紛紛發聲,倡議抵制惡性競爭。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整治無序價格戰初見成效,多個行業的景氣度顯現向好態勢。值得一提的是,我國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0.4%,創下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增速,為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整治無序競爭,是一場需要企業、行業、政府共同參與的“持久戰”。為競爭畫下“紅線”,保護合法競爭,遏制惡性競爭,才能推動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高質量發展。